作者 | 栗子
校对 | Jade
前段时间,哈圈与乙游圈之间的大战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8月9日,rapper乃万在抖音发布了自己的写真,并配文“鱼鱼弟弟,我最近有点事要去下N109区”(“鱼鱼弟弟”指叠纸旗下乙女游戏《恋与深空》中的人物祁煜)。该发言被评论区指出涉及“梦女向”,双方围绕着话题tag(标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乃万补充了“恋与深空”的tag,并加上了“tag有人让打梦女有人不让打梦女我也不知道到底要咋了事儿真多就这样吧”的tag。这一行为彻底点燃了乙游玩家的怒火,原本友好的交流也演变为双方党同伐异的骂战。
(图源抖音)
随后,派克特等rapper下场,指责乙女游戏涉及淫秽色情,容易教坏未成年人,对乙游玩家进行了群体攻击。各大游戏厂商为捍卫自身名誉也纷纷下场,这场争执上升成两个圈层之间的猛烈碰撞。
(图源微博)
名词解释
乙游,即乙女向游戏(Otome game, 乙女ゲーム)是专门针对女性玩家开发的一类游戏,属于女性向游戏中的其中一种,以女性为主人公(玩家)、男性为可攻略角色的BG恋爱养成游戏。多以著名的声优、华丽优美的场景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博得女性玩家的青睐。在游戏中,角色方面一般以一个女主角、两个或以上的男主角以及其他男性和女性NPC组成。玩家扮演女主,通过不同选项或操作攻略不同男主。乙女游戏中的乙女,并不是单纯解释为少女的意思,玩家年龄的限制根据不同游戏的不同评定等级而有所区别。
回到这场舆论大战的开端,我们注意到它主要围绕着“梦女”及其相关表达方式展开。所谓“梦女”,对大部分圈外人来说,似乎指的仅仅是梦想着与虚拟角色或偶像建立情感联系的女孩。
但与主流理解不同,国内的同人文化圈中,“梦女”在狭义上是与“乙女”“原女”相互区分的概念。做一个“梦女”主要指在原作世界中创造虚拟角色,与原作角色进行恋爱互动的行为。
同时,这个由“梦女”本人创造的角色往往带有“私人设定”,未必像乙游女主设定一样欢迎其他读者的自我代入。这场事件开头的“梦女tag战争”产生,也部分地与这种排他性有关。
(图源水印)
随着“梦女”进入大众视野,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误解。一些人将虚拟恋爱视为逃避现实、自我孤立的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个人自由和情感需求的合理展现。
那么,在虚拟恋爱的潮流中,我们能够透析出哪些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以梦女为例的虚拟恋爱,究竟对个人有何影响?它是否真的能够帮助玩家找到情感上的慰藉,抑或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自我满足?
我们可以如何理解“梦女”现象?它是对主流恋爱模式的屈从和驯服,还是一种承托着女性对新型关系想象的“女性创作”?
“梦”与现实间的矛盾与张力、诸多与此相关的新闻和社会讨论,更使这个议题呈现出无比丰富的面向。为了深入探讨这一议题,我们诚邀您加入我们的讨论。无论您是“梦女”文化的爱好者,还是对此持保留态度的旁观者,我们都欢迎您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探讨“梦女”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心理动因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
本次讨论的时间是9月22日(周日)晚上20:00,平台为腾讯会议。
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报名,参会方式将在报名成功后显示。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将通过您的联系方式发送参会通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